当前位置:首页>历史 >文物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6-06-30      收藏


布洛陀
    “布洛陀”是壮语的译音,指“山里的头人”、“山里的老人”或无事不知晓的老人”等意思,也可以引伸为“始祖公”。布洛陀创世史诗叙述布洛陀开创天地、创造万物、安排秩序、制定伦理的艰难过程;歌颂布洛陀创世功绩歌谣,是布洛陀的子孙对始祖布洛陀丰功伟绩的由衷赞颂。
    传说布洛陀是壮民族开天辟地的创世始祖。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是民间传说的布洛陀生日,历史上壮族群众从这一天开始到农历三月初九都会自发前往敢壮山祭奉始祖布洛陀,并形成了广西最为古老、最为盛大的歌圩。现在绝大多数壮学研究者都已经认同敢壮山是壮族布洛陀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田阳敢壮山因此也成了壮民族的“圣山”和精神家园。
    布洛陀文化则包括布洛陀神话文化、布洛陀史诗文化、布洛陀始祖文化、布洛陀歌海文化、布洛陀祭奠纪念文化等。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布洛陀文化,传承形式多样,主要包括神话、古歌、经诗、传说、故事、民间谚语等。
    布洛陀文化最初是由生活在岭南一带的西瓯和骆越及其先民共同创作的,作为一种活态文化,它有着自己的传播场域和传承族群,有着韵文体、散文体等流传载体,有着混溶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先天条件,更有世代相传的宗教信仰观念和祭祀仪式,是壮族传统文化和民俗形态的母源。布洛陀文化不仅在广西的红水河流域、右江流域,云南的红河流域的壮族群居地,黔南的南盘江、北盘江流域布依族和水族群落的民间里广泛流传,而且在越南、缅甸和泰国等地也流传着相同或相似的文化。
    壮族摩教经诗《布洛陀》作为民间宗教摩经的经典,赞颂了主神布洛陀这一神话人物,保存了许多原始神话的成分和元素,可以视为“神话史诗”;该史诗反映了人类社会文化历史的一般情形,具有普遍的世界意义;而作为民间信仰摩教的代表,揭示了民间宗教信仰之类,也具有世界意义。《布洛陀》是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对人类学、民俗学、历史学、神话学、社会学、宗教学等学科研究有巨大的科学价值,它不仅是壮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珍贵的文化遗产。

\
 
 
刘三姐歌谣
    刘三姐歌谣指的是以宜州为核心、辐射的周边县区的由壮族壮侗语族民族以及汉族民众创造且世代传唱的民间歌谣,主要包括传世古歌、叙事长歌、风俗礼仪歌、情歌等、刘三姐被广西民间视为“歌仙”,宜州市是刘三姐歌谣最有代表性的地区,被认同为刘三姐的故乡。
    刘三姐歌谣大体分为生活歌、生产歌、爱情歌、仪式歌、谜语歌、故事歌及创世古歌七大类,它具有以歌代言的诗性特点和鲜明的民族性,传承比较完整,歌谣种类丰富多样,传播广泛。刘三姐歌谣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显示了中华民族民间传统艺术活态文化的魅力。它不仅具有见证民族历史和情感表述方式的
文化史研究价值,还具有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美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
    刘三姐由一个民间传说中的人物,经过几代人共同打造所付出的心血,逐渐变成了一个地区的代言;她的成功不仅给大家带来了不同的艺术形式,也给地方戏曲、民间音乐的传承带来了新的传承机遇。
    刘三姐最初只是民间传说中的一位聚集了智慧、理想、道德、情趣的人物形象,并且流传于岭南地区的地方戏曲中;后来因为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刘三姐”逐步演变成为一个充满正义能量、富有抗争精神的理想化身,积极宣扬着正面精神。之后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实景彩调剧电影《刘三姐》的播出,画面中那美轮美奂的桂林山水、优美的电影音乐旋律成为一代人心中美好的记忆,刘三姐的艺术形象风靡了世界;在电影成功地将“刘三姐”形象构造后的这五十年里,刘三姐成为了广西特有的文化艺术品牌经久不衰;并以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仍然呈现在各种舞台上,不仅如此,还对广西经济文化发展带来了蓬勃的生机。
    20世纪60年代初,戏曲、歌舞剧、电影《刘三姐》在全国巡回演出和放映,使这位壮乡歌女风靡全国,享誉海内外,成为广西最闪亮的形象品牌。刘三姐是广西壮族歌圩风俗及其民族文化产物,她代表了以壮族为主体的广西各民族的集体思想意识与审美实践经验,是广西最具代表最有影响力的山歌文化符号与民族文化品牌形象。改革开放以来,刘三姐仍然以美妙悠扬的山歌魅力与民族文化形象活跃在八桂大地,并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积极引领与推动广西经济社会的繁荣与发展,成为学界乐此不疲的研究对象,成为“说不尽的刘三姐”的话题。

\
 
 
侗族大歌
    侗族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勤劳、善良、纯朴的侗族人民创造出了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独特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整体文明中的一朵奇葩。侗族大歌是侗族地区流行的一种美丽动人的民族音乐,他以其气势庞大,美丽动人而著称,它的魅力在于它是土生土长的无伴奏多声合唱的民族民间复调歌曲,在于它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是我国乃至世界民族艺术上的一个奇迹。
    侗族大歌作为我国民族音乐的杰出代表,是较早被音乐界专家学者系统研究的少数民族民歌,也是一个较早跨入我国专业音乐院校进行学术性演出的民间合唱品种。多年来侗族大歌歌队演出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其精彩的演唱、动人的歌喉与精妙的多声效果让世界音乐家们瞩目。它之所以能在世界民族音乐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关键在于其本身音乐的多声和谐性以及独特演唱形式。
    侗族大歌在侗族25000年的历史繁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侗族没有创造自己的文字,侗族大歌就在口耳相传中承载着侗族人的历史记忆,同时又因它在侗族人的生活中占有特殊地位而使它成为侗族历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侗族大歌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是整个侗族文化的灵魂。

\

 
 
那坡壮族民歌
    壮族是唱歌的民族,自古就好歌、尚歌。山歌在壮族人民的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壮族地区民间普遍乐唱、好唱、善唱山歌而形成了壮族独特的歌咏文化。歌唱传统在壮族地区有着千年的历史。“以歌代言”、“依歌择配”成为了壮族的古老风俗。壮族山歌文化是壮族民众创造的灿烂的文化精华,承载着壮族的情感价值和文化基因,是壮族表述、记忆和传承的主要方式。深厚的山歌文化深刻而自然地体现了壮族从历史上积淀下来的文化品性,从而成为文化认同的标志之一,凝聚着整个壮族的民族精神。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那坡壮族民歌是黑衣壮历代传唱的民歌。在历史长河中,黑衣壮至今仍保存着古朴完整、多姿多彩的民间歌谣,并被誉为"广西民族音乐富矿"和壮族民歌的"活化石"。
    那坡壮族民歌中的多声部是与他们的社会性集体生产活动、生活方式紧密相关的。有学者认为,采集、狩猎、刀耕火种的劳动生活方式铸就了那坡壮族团结协作、勤劳勇敢、朴实憨厚的族群性格。团结协作的精神对音乐文化的影响,体现在该族群产生了的多声部民歌“诗敏”及“诗敏”的演唱方式上。“诗敏”演唱多以同声二重唱或同声小合唱的形式出现,混声重唱或小合唱偶尔为之。那坡壮族认为,唱“诗敏”若不与他人合作就难以成歌,一人分别演唱“诗敏”的高、低两个声部,唱的很不流畅,要和别人合唱才会唱好。因此“诗敏”是一种集体性的民歌。那坡壮族集体性的劳作方式造就了“诗敏”的演唱方式和多声部形态。

\
 
桂剧
    桂剧是广西的主要剧种之一,广西汉族地方戏曲之一,俗称桂戏或桂班戏,是用桂林方言演唱的剧种,是在清代嘉庆年间,湖南祁剧传入桂林后,经过一段时期的语言变化,才渐演变为桂剧。其存在历史大概有二百年左右。
桂剧的形成与清乾隆年间湖南祁阳戏班到桂林长期演出并扎根有着不可或缺的关系
。形成之后,它主要流行于以桂北方言为主桂林、柳州、梧州等广西北部地区,以及湖南南部与广西接壤的永州、祁阳一带。桂剧的声腔属于皮簧系统,以弹腔为主,兼有高腔、昆腔、吹腔及杂腔小调等。桂剧的音乐为板腔体结构,音乐伴奏分为“武场”和“文场”。桂剧唱腔细腻,舞台表演婉转考究,讲究做工,创造了许多独特的舞台表演技艺。桂剧脚色行当分类齐全,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桂剧的剧目众多,大多移植于皮簧系统类剧种剧目,但唱调、念白具有独特的桂林方言特色,通俗易懂,自成一派。
    在新时期,地处桂剧发源地的桂林市桂剧团利用历史与地缘优势,积极创排具有桂林特色的新编桂剧剧目,打造现代桂剧新品牌,大力弘扬桂剧传统艺术魅力。
    唐景崧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着重要的政治角色,同时他是桂剧发展史上“桂剧第一人”。在经典名著《红楼梦》不断诉诸舞台的年代,唐景崧改编的桂剧“红楼戏”影响极大,无论就其地方戏曲特色还是“红楼戏”的剧种扩充而言,其价值之深,意义之远,可谓奇葩独树。在剧种广泛的“红楼戏”中,唐景崧创造的桂剧“红楼戏”开辟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剧种,进一步丰富了“红楼戏”在剧坛的种类,小说《红楼梦》的经典效应,使之后改编的“红楼戏”的声誉同时得到提升,从这个程度上说,唐景崧改编的“红楼戏”不仅促进了作为地方剧种桂剧的传播,在整个桂剧发展史上也是贡献极大。

\
 
\


桂南采茶戏
    博白采茶戏是采茶戏的一种,俗称唱采茶。这种采茶戏广泛流行于玉林、钦州这两个地区,以及梧州地区的苍梧、字溪、滕县,南宁地区的宾阳、横县、马山、扶绥、崇左和百色地区部分县。因上述各地大多位于广西以南,故又称为桂南采茶戏。其中以博白采茶戏最为著名。博白县位于广西东南部,全县人口约160万之众,是世界第一大客家人聚居县。采茶戏于明末年(公元1628年前后)从江西赣南传入博白,由唱竹马发展为载歌载舞的唱采茶。自成形以来已经有近400年的历史,清代末期形成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而发展成熟成为戏曲中的独立剧种却在民国时期。
    广西采茶戏是我国民间歌舞音乐采茶族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广西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它是从广大劳动群众的采茶生活和采茶劳动中提炼加工而成,是广大劳动群众采茶生活和采茶劳动的艺术再现。作为一种民间地方戏曲艺术,它最先是采茶歌,然后发展到采茶歌舞,最后逐步发展到今天的采茶戏,并以其丰富多彩的剧目、通俗易懂的唱词、形式多样的唱腔、简洁明快的旋律以及灵活机动的伴奏形成了自身的特色而深受大众欢迎。
    古老的民间戏班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生存状态有很大差别。桂南采茶戏曾有着光辉的过去,但是现状却让人忧虑。在桂南采茶戏文化的传承过程中,时代的需求、政治的影响和社会的变迁等因素对它的影响是巨大的,就与桂南采茶戏场域密切相关的行动者来说,剧团、演员和观众的存在方式和他们在场域中的行为对桂南采茶戏文化的传承起到重要的作用。桂南采茶戏与客家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就桂南采茶戏所表现出来的客家文化符号来说,语言、信仰和风俗习惯这三种是最明显的。桂南采茶戏的审美习惯和价值评判是基于客家人的审美习惯和价值评判的自觉行为,正是这样的自觉行为让桂南采茶戏有着传承客家文化的行动。这些客家文化符号是桂南采茶戏文化场域的文化资本,是与桂南采茶戏文化场域相吻合的客家人的惯习。在社会转型期中,桂南采茶戏的剧团、演员和艺术本身都经历了很大的转型,转型的动力主要有国家的文艺政策、地方政府的决策和观众的惯习这三股力量。
    令人欣慰的是2006年10月桂南采茶戏成功进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为桂南采茶的振兴提供了难得的契机。要振兴桂南采茶戏,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政府应加强对采茶戏班的管理与引导;要充分抓住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好时机,加大保护宣传力度。 桂南采茶戏想要在社会转型期中找到出路,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增加桂南采茶戏的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二是利用桂南采茶戏的经济资本;三是保持场域跟惯习的合拍。

\


彩调
     彩调是在湘南花鼓戏的基础上广泛吸收融合了广西民间文艺而不断丰富发展起来的地方小戏。它形成于清末民初,流传于广西各地及毗邻的广东、湖南、云南、贵州等地,是广西现存流行区域最广、最受人民喜爱的剧种之一。
     彩调富于浓郁的八桂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是八桂文化的重要载体。桂林自古以来有着求知重学的文化传统,而桂北又是桂剧、文场的盛行区,桂北彩调历史较长,发展较早,文学性较强,有着较高的技艺性,受桂剧、文场的影响也较深;桂中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因此桂中彩调善于吸收各民族的语言以及民间歌舞入戏,呈现的“歌舞”味更浓;桂西南是壮族聚居之地,自古有着崇武尚勇的民风,因此桂西南彩调擅演武戏、大戏,受粤剧、壮剧的影响较深。彩调源于湘南花鼓戏,因此其早期剧目、唱腔、行当表演等与湘南花鼓戏有着密切的文化渊源。彩调在广西流传与发展的过程中又深受八桂民间文艺的影响。彩调戏俗、剧目内容、音乐表演等与岭南巫傩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彩调题材、音乐唱腔、演唱形式等深受广西民间歌舞的影响;广西文场、零零落、渔鼓、桂剧、粤剧、师公戏等曲艺、戏曲剧种也对彩调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们共同构筑和丰富了彩调的文化积淀,使彩调成为有别于湘南花鼓戏的具有广西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戏曲剧种。

\
\

    彩调呈现出轻松愉快的总体风格,被称为“快乐的剧种”,具体表现在优美抒情的戏剧场景、诙谐风趣的喜剧色彩、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以及清新明快的音乐风格上。同时,彩调诞生于广西这一多民族聚居区域,它在剧目内容上展示了丰富的广西各民族风情习俗,反映了民族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情趣,塑造了具有鲜明民族性格的人物形象,在形式上善于把各民族的语言、音乐、舞蹈等融入其中,因而具有浓郁的广西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受中国本土抒情文化的影响、秀美的八桂自然山水的孕育,丰富多彩的八桂民间文艺的渗透以及节日民俗的浸润是彩调审美特征形成的根脉,也是彩调延续至今的根柢所在。
     彩调的剧目富于丰富的八桂文化思想内涵,对于我们了解广西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宗教信仰、审美取向、日常生活、民风民俗有着重要作用,其中的爱情婚姻戏生动展现了当地倚歌择偶、婚恋自主的文化意蕴;“三学”、“五子”戏是特定时代民众的文化心理和人情心态的体现,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和下层社会各色人等的生存境况;道德伦理戏体现了平民百姓的善恶标准和价值取向,是民间道德规范的折射,同时也明显受到儒家教化思想的影响;神鬼戏与广西民间浓厚的崇巫信鬼的文化传统有着紧密的联系。彩调剧目在艺术特色上充分体现了其作为民间小戏的特点。选材上以反映农民的劳动生活、爱情生活和家庭生活为主,极少历史题材戏、才子佳人戏,圣君贤相戏。在情节结构上具有结构单纯、情节集中的特点,往往采取单纯简明的方法,以小见大,。在戏剧冲突上,不追求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而是尽力挖掘日常生活中的喜剧因素,通过抒情性的富有意味的唱、舞、做、念和生动的细节来刻画人物,营造欢快喜庆的舞台气氛。
    彩调在当下主要有三种生存方式,即与民俗活动紧密结合的形式存在,以民间文化娱乐活动的形式存在,与文化节庆活动和文化旅游相结合的形式存在。彩调在当下生存环境中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精神价值、娱乐价值等多元价值,所以彩调生态文化重建具有重要性。可以采取诸如加强对彩调传承人及彩调生存环境的保护、加强乡土文化教育,提高民众的文化自觉、把彩调的保护与合理的开发利用相结合、等多项传承保护和发展变革的具体措施。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是广西三江县最出色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三江侗族木质建筑以风雨桥、鼓楼为代表,包含吊脚木楼、井亭、戏台等。这些建筑依山傍水汇聚成群落,不仅造型美观,而且工艺堪称一绝。整座建筑凿榫打眼、穿梁接拱、立柱连枋不用一颗铁钉,全以榫卯连接,结构牢固,接合缜密,体现了侗族工匠高超非凡的建筑工艺水平,并在技艺中表现出丰厚的心理和精神寄托。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原始氏族社会早期或更早的巢居时期。侗族祖先在魏唐之时,就有干栏式建筑,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侗族民众一直居住在湘、黔、桂、鄂四省交界的山林田峒间,这一地区,长期以来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漫山遍野的杉木林,为干栏建筑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与古代百越诸多同根生民族一样,侗族先民就地取材、依山就势创制了顺应南方地形气候的木构干栏建筑,并在长期的历史时期内不断得到光大发展,从而使侗族的木建筑工艺在同语族的各民族中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也使侗族的木构建筑自成体系,形成了本民族的独特风格。
    在侗族木质建筑群落中,无论是结构复杂的鼓楼、风雨桥,还是结构较为简易的凉亭、吊脚楼建筑,其造型都独具特色,姿态神奕。工匠们在造型设计中遵循均衡、对称、和谐的规律进行营造,并运用直线、斜线、曲线、折线进行多重的组合构图,构成了比例协调、均衡对称、规整完美的建筑造型艺术。在建筑结构上,不仅采用排柱穿斗和梁架等构造方法,根据地形和居位的需要自由构造,有敞空的底层、裸露的排柱以及檐楼前伸的吊脚楼,有侧面的披檐、重檐或阁楼,有干栏式、楼阁式、门阙式、厅堂式的鼓楼和廊桥,都综合表现为古朴粗犷、简练实用、轻盈多变的风格和整体完美的和谐的艺术特色,不仅保持了木材本色潜在的艺术底蕴,同时还凝聚着一种质朴坚挺之美。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尽管吸收了汉族的一些技法,但其基本结构和工艺是自成一体的,尤其是穿枋接榫和挑檐的结构方法,更是在侗族干栏式民居建筑结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和创造。
    侗族建筑工匠是天生的建筑艺术大师,才艺堪称一绝。侗族木工在长期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发明了一种测算简捷、易于操作的营造尺——香杆(也称匠杆)。香杆的长度,以该座木建筑最长的一根柱子的长度为准。一座木建筑通常用一根香杆。在香杆上,绘制有整座木建筑所有构件的尺寸和所有柱子、瓜筒上每个榫眼的位置和尺寸。掌墨师通常是在丈量地基后根据地形确定建筑物的基本构架(纵、深、高度)后制作香杆的。香杆制好后,整座建筑物的蓝图便在掌墨师的心中耸立。所以,在侗族地区,一个木匠只要会计算和刻画香杆,就基本可以得心应手地竖屋建房了。

\\ 

京族哈节
    京族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的万尾、巫头、山心三个小岛上,地处我国大陆海岸线最西南的部位,与越南隔海相望。   它是我国南方既沿海又沿边的一个少数民族,同时也是一个与越南的主体民族京族同源的跨国民族。
     哈节也称“唱哈节”,“哈”是京语译音,含有“歌”的意思。由京族民间组织“众村”负责组织,包括“翁村”(村老)主持,“翁记”(文书)、主祭、陪祭、香公、哈头、“翁宽”、哈妹等角色。各地京族哈节日期不一样,或农历六月初十,或八月初十,或正月十五。各地都有专门用于哈节活动的建筑物——哈亭。
京族民众以海洋渔业生产为主,信奉海神,每年都要到海边把海神迎回哈亭敬奉,祈求人畜兴旺,五谷丰登。哈节历时7天,包含祭神、拜祖、族宴、生育、民间信仰乐舞、娱乐等京族文化表征系统。京族传说中的蜈蚣精被镇海大王制服,身躯断裂成三部分,即今天中国京族主要聚居地巫头、山心、万尾三岛,白龙镇海大王因而成为京族"哈节"仪式的主要祭祀对象。

\
 
    哈节活动可分为四个程序:首先是迎神,其次是祭神,再次是入席和唱哈“唱哈”是哈节的高潮,所占时间最长。唱哈的主角有3人,男歌手1人,称“哈哥”,专司抚琴伴奏,两位女歌手是“哈妹”,一个持两块竹板,另一个拿一只竹梆,击节伴奏,轮流演唱。歌的内容有民间传说、哲理佳话、爱情故事等。锣鼓声中常有少女登台献舞,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头顶天灯舞”。舞者头顶瓷碗,碗上叠盘,盘子里点燃蜡烛,同时两手端着酒杯,杯中也各有蜡烛一根。歌舞时三根蜡烛闪闪不灭,若有多人共跳此舞,则满眼烛光闪烁,美丽动人
    有“哈哥”、“哈妹”调琴击梆配唱,曲调有30余种;唱的有叙事歌、劳动歌、风俗歌、颂神歌、苦歌、情歌等。“听哈”者以8人一桌入席,一边饮宴,一边“听哈”,其乐融融。最后一个程序是送神。送完神,历时数天的哈节才算结束。自明代形成以来,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作为一个以"海"抒写历史的民族,京族"哈节"积淀着的民族传统。因此,哈节是京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哈节仪式丰富多彩,是京族文化与宗教思想的综合表现。

\ 

瑶族盘王节
    瑶族传统文化不仅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当代瑶族赖以生存发展的最重要、最独特的资源。瑶族盘王节又称“做盘王”、“跳盘王”、“还盘王愿”、“踏谣”等,瑶族盘王节是瑶族人民为了怀念祖先盘瓠而演变出来的一个节庆活动,是瑶族人民的祖先崇拜,亦是瑶族文化的精髓所在。过去,瑶族人民过着“食山过山”的游耕生活,处于“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局面,没有形成统一的民族节日。为此,1984年11月在南宁召开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瑶族代表和专家学者座谈会,一致决定以每年的农历十月十六日为瑶族统一的节日——盘王节。 
     据至今仍在湘南江华瑶族地区流传的民间传说《十月十六调盘王》中讲,相传在古老的年代,瑶胞乘船飘洋过海,遇上狂风大浪,船在海中飘了七七四十九天不能靠岸,眼看就要船毁人亡。这时,有人在船头祈求始祖盘王保佑子孙平安,许下大愿。许过愿后,风平浪静,船很快就靠了岸,瑶人得救了。这天是农历十月十六日,恰好又是盘王的生日。于是,上了岸的瑶民就砍树挖成木碓,把糯米蒸熟舂成糍粑。尔后,大家唱歌跳舞,庆祝瑶人的新生和盘王的生日。
     瑶族崇奉盘王为本民族的始祖,盘王节起源于对始祖的崇拜和祭祀。瑶族人民过盘王节时,要唱“还盘王愿”、“盘王歌”,跳长鼓舞。 
  “盘王歌”是伴随“跳盘王”、“坐歌堂”而产生的瑶族历史长歌,在瑶族历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与作用。它是瑶族人民过盘王节必须唱的歌。“坐歌堂”是瑶族人民最典型的唱歌形式。“坐歌堂”时唱邀客对歌的序歌,请客人进入歌堂的请歌,极力赞颂对方和劝客人对歌的劝歌,主客双方相互赞颂的赞歌,采用问答形式的盘歌,端水给客人洗脸时唱的洗脸歌,主客双方感谢主人和众乡亲的收堂歌,客人离别时的送别歌,在盘王节时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唱盘王歌,除“坐歌堂”为瑶族最为喜爱的形式外,在祭祀盘王时还常唱盘王歌,歌唱的主要内容涉及瑶族的起源、创业、迁徙、耕山、狩猎等方方面面,并在师公指导下唱,师公和助手们则依歌跳起长鼓舞,表演盘王及其子孙创业的故事。 
  瑶族人民在过盘王节时,还用“镗奏”这种融击长鼓、唱歌、跳舞于一体的古老娱乐活动来乐神娱人,师公喃唱拜天拜地,请神之类的经文后,由歌手两人唱故事,唱完故事,就舞一阵长鼓舞,师公又吟诵一段经文,接着唱一些生产生活歌,随后跳集体舞,最后男女青年分群对歌,这种娱人娱神的形式后来已融合到“还盘王愿”活动之中,主要包括祖宗愿、盘古愿、半路愿、猪愿、圆婚愿等,其目的是偿还对始祖盘王的许愿,祈求盘王保佑子孙兴旺安康。

 \
   瑶族的宗教民俗礼仪文化都融汇于整个盘王节的活动过程之中,并通过具体的活动内容而逐一体现出来,盘王节起到了汇集、保存和传播瑶族宗教民俗礼仪文化的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精通瑶族宗教民俗礼仪文化的瑶族师公和民间艺人已为数极少,许多有关的珍贵资料也随着师公和艺人的自然减员而流失,同时由于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强烈冲击,学习传承瑶族宗教民俗礼仪这一文化遗产的年轻人可谓凤毛麟角,致使瑶族宗教民俗礼仪日益淡化并走向消失。为了举办好盘王节,开展好各种庆典活动,广西恭城、湖南江华等县收集、整理、编写了《盘王愿歌书》,江华等县收集、整理、编写成册子《盘王大歌》,以便供盘王节庆典时使用。这些工作的开展,瑶族的宗教民俗礼仪将通过盘王节活动的开展而得到较好的传承、延续和发展。 

壮剧
    广西壮剧,是在丰富的民间文学、音乐、舞蹈和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壮族戏曲剧种。壮剧在清同治、光绪年间已有演出,流行于广西的西部和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富宁、广南一带。
    壮剧诞生于清朝中期,经历了诞生期、全盛期、复兴期,其唱腔、曲牌、表演、伴奏已经构成了戏曲的各项要素,并形 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壮剧的伴奏,主要乐器是马骨胡,用马腿骨做琴筒,金属弦,比京胡细而长,音乐清脆、明亮。配胡是土胡(又叫厚胡)。在被列为“非遗”之前,壮剧的传承主要以口传心授、曲谱传承、班社传承三种形式进行传承。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西方文化、高科技走入人们的生活开始,壮剧的传承也已经危在旦夕。然而,“非遗”的申报给了壮剧又一次机遇。经过政府部门、传承基地及传承人的不断努力,壮剧又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由于流行地区和语言、音乐唱腔、表演等的不同,壮剧分为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和师公戏三类。南路壮剧,主要流行于使用壮语南部方言的靖西、德保、那坡、天等、大新、田东、田阳一带。壮族师公戏在壮族地方叫“壮师”或“调师”。主要流传于河池、宜山、来宾、贵县、上林、武鸣、邕宁一带。是从“跳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南北路壮剧的表演,都有特色。北路壮剧的表演,生、旦都拿扇子,丑行彩旦用团扇(葵扇),小生、花旦用折扇。南路壮剧的表演,角色也有分工。花脸分大小花脸,小生有文生、武生,旦角有正旦、武旦、老旦。师公戏的表演,早期有七十二种面具,每种代表一类人物,各有自己的典型身段。

\

   北路壮剧产生于明初,在经历了“八音坐唱”、“板凳戏”、“门口戏”、“游院戏”、“地台戏”的几个发展阶段后,在光绪至民国前达到全盛时期。北路壮剧的广泛流传丰富了当地人的生活,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娱乐休闲方式,即使是在战乱年代和困难时期,人们都没有放弃过北路壮剧的表演活动。北路壮剧的表演主体一直都是依靠以务农为生的农民为主,他们组成的业余剧团常常因为演员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和演出活动逐渐减少等情况而停止活动。北路壮剧是壮族戏剧的优秀代表,是壮族重要的文化符号。它有着几百年的历史,历经十代艺师,每一代艺师都是北路壮剧传承中的重要代表人物。然而,传至今日的北路壮剧却面临着严重危机,老一辈的壮剧艺人相继去世,后备人才严重缺乏,而作为培养壮剧人才的重要形式,即师承方式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新形势下的壮剧的生存和传承困难方面。

壮族织锦技艺
    壮族这个古老而勤劳的民族,农业与手工艺术都较为发达,其中以棉纱为经,以各种彩色丝绒为纬,采用通经断纬的方法巧妙交织而成的壮锦,闻名于世,是广西民族文化的绚丽瑰宝,与蜀锦、云锦和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

\
 
    壮锦的主要产地分布于广西的靖西、忻城、宾阳等县。壮锦,作为壮族人民最精彩的文化创造之一,其历史非常悠久。远在汉代,广西即已出现织锦技艺;真正壮锦的出现则是在宋代,其“白质方纹,佳丽厚重”。而当时的壮锦还是上贡朝廷的锦帛之一,一直到明清,绚丽多姿的壮锦都作为贡品上献皇室。现如今,历经千余年发展的壮锦有自成体系的3大种类、20多个品种和50多种图案。
   壮锦,多用重彩,以红、黄、蓝、绿为基本色,其余是补色,对比鲜明强烈。一幅壮锦,常常用几种颜色甚至是十几种颜色混搭配置组成。巧妙的色彩搭配,使得壮锦斑斓绚丽、华而不俗,可谓纯朴中见丰富,素雅中见多彩,对比鲜明强烈,浑然天成,经久耐看。
  而凤凰的图案在壮锦中最为常见,有“十件壮锦九件凤,活似凤从锦中出”的说法。除了凤凰外,壮锦上的传统图案还有很多,它们大都选取于生活中的可见之物和象征吉祥幸福的花纹,如水云花草、虫鱼鸟兽,还有复杂的双凤朝阳、双龙戏珠、狮子滚球、凤穿牡丹等,以及方格纹、水波纹、云纹等几何纹样。
壮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中琢磨出了一整套壮锦织造技术。他们使用的是装有支撑系统、传动装置、分综装置和提花装置的手工织机,因悬挂在织机上的大竹笼,又被形象地称为“竹笼机”。编排在竹笼上的竹针是用来编织花本程序的。织锦者按构思的图案用挑花尺将花纹挑出,再用编花竹与大综线编排在竹笼上;织锦时,按“竹笼上的编花竹逐条依次转移,通过综线牵引,即将花纹体现在锦面上。这样织出来的花纹样式繁多、造型别致、色彩丰富。 
   壮锦是壮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它在广西各族人民长期的劳动实践中,产生丰富而精彩的纹样,强烈地反映了他们对生活、大自然和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崇敬,渗透着民族文化的乐观精神,凝聚着人们的美好向往,表达出真诚的情感,在满足生活基本需要的同时,把物质的实用功能与精神需求紧密结合,成为承载民族文化记忆的“活化石”。


\



壮族蚂
     蚂拐节的起源是因为当年东林孝敬蚂拐的行为和侍奉母亲的人性良心,红水河沿岸壮族村寨通过祭祀蚂拐,每当春季来临人们都会聚到一起通过蚂拐节来祈祷今年的风调雨顺、步步高升。可爱的壮族人民一直把这样的传统节日保存到了今天。
     蚂拐节,一般是从春节的大年初—起至
二月初二为止结束。流程为找蚂拐、祭蚂拐、孝蚂拐和葬蚂拐。
蚂拐节程序:找蚂拐(蛙)——祭蚂拐(装在小棺材)——游拜蚂拐(挨家逐户拜蚂拐)——丧蚂拐(同时开棺验看往年丧的蚂拐骨,测验骨色,黄为吉、黑即凶)——篝火铜鼓山歌会(草裙蒙面舞、蚂拐舞表演、赛铜鼓、对山歌)。
      在红水河两岸百余里的壮家村寨里曾建造了近200至300座的蚂拐亭,在“文革”期间,由于破“四旧”,立“四新”,蚂拐节活动就很少举行,一些蚂拐亭在当时相继遭受破坏,辛存的蚂拐亭是寥寥无几了。
改革开放以后,蚂拐节活动在各地又陆续地得到恢复和举办。同时,也迎来了日本、法国、澳大利亚、印度、泰国、台湾、香港等国内外壮学专家的浓厚兴趣,他们专程来到红水河流域进行蚂拐歌节的文化考察。但是,就目前而言,蚂拐歌节亦已濒临危机,年轻人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逐渐淡化,传统节日逐步被现代节日代替,一些颇有造诣的活动主持人因年事已高逐步退出舞台,有的相继谢世,有些技艺难以得到传承。鉴此,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部门已经意识到拯救民族
民间文化的重要性,制定了对蚂拐节活动进行保护的各项措施,在经费、人才培养、文化资源普查等等方面上都制定了规划。年轻一代如果在不肩负起文化传承的责任,那传统文化的处境就危险了
     活动当天,壮族村民们一大早就宰猪杀鸡、蒸五彩糯米饭、舂糍粑、染红鸡蛋,各家各户忙着准备贡品,然后送到村里的“蚂拐亭”里祭祀青蛙女神。日出时分,在祭祀活动主持的引导下,全村的男女老少分散到附近的田野、小溪边,四处寻找心仪中的“青蛙女神”,将蚂拐装入事先准备的竹筒(称“蚂拐棺”)内,合好绑紧,用彩色纸糊面,然后沿路返回,把“蚂拐棺”抬到蚂拐亭里安放,接着,依次进行祭蚂拐、孝蚂拐、葬蚂拐、立纸幡、驱邪、祈福等仪式,以奇特的传统方式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节日一天下来举行到天黑。
到了夜晚,又有新的节目“蚂拐节”活动的主要内容有山歌对唱、敲铜鼓接力赛、篝火晚会、火把游山寨、跳面傩舞等。各种舞蹈让现场沸腾。
 
 \
                  
  仫佬族依饭节
     传说仫佬族始祖因犯罪坐牢期间,得到守监梁、吴二人同情而趁深夜放出始祖。但当晚一片漆黑,又有追兵在后。危难关头忽见一白衣姑娘,牵白马前来相救。始祖骑马腾空而去脱离险境。始祖发迹后不忘梁、吴和白马姑娘救命之恩,把死里逃生的这天定为“依饭节”。
    新中国成立后,依饭节成为仫佬族人民庆丰收和继承发扬民族文化的节日,节间的祭神仪式已逐渐简化,摒弃封建宗法性的东西,增加了演新戏、唱新歌、进行体育比赛和经贸活动的内容。如今,时代赋予依饭节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依饭节已成为仫佬族人民感恩党和政府关怀、感恩先祖、庆祝丰年、祈祷平安、追求民族团结进步与发展的传统节日。
    

\
 
毛南族肥套
    毛南语称"肥套",是毛南族还愿等活动的总称,在传承过程中融合毛南族口头文学、山歌、戏剧、舞蹈、音乐、打击乐等艺术元素成为内容丰富的民俗活动。其歌、舞、乐、戏等艺术形式承载着毛南人祈求民族生生不息、冀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它既是毛南族发展的历史见证,又是毛南族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
    节日形式有傩歌、
傩舞、傩乐、傩故事(口头传说)、傩面具雕刻几大类。"肥套"共有十几个舞蹈场面。"还愿"时需要摆设各种"供桌",搭神坛,在神坛上"安楼",挂神像,舞蹈活动均用一班师公主持进行。当主唱的师公念请哪种神时,即由师公戴上该神的木面具舞蹈。这些舞蹈的主要内容是"还愿"之家希望通过祈神活动得到"恩赐",使以后的子孙兴旺发达。其过程由主唱师公念咒语、唱神书。念唱到哪个神,哪个神就出来舞,都按一定的程序表演。
表演由一帮专业的神职人员主持,整体结构是由十五个
舞蹈组成,内容非常丰富,他们表演登梯、超度、架桥、拣花、送花、坐殿等舞蹈。
    舞蹈的基本动作有软拜步、起伏碎步、甩袖、绕手轻拜、跳小步和辗转绕圈等。很少有剧烈粗犷的跳蹦。动作规律是在流动行进中起伏跳荡,轻柔悠然,气氛较为庄重肃穆。男性神多身穿龙袍、蟒袍,袍上绣着各种鲜艳声调的图形,并配上闪光片。女性神则上衫下裤,不穿裙,与民间妇女的服饰大致相同。      
     如今,在下南乡傩戏班子已增加到五个,傩戏成为毛南山乡农村文化生活的一部分。1995至2003年,毛南傩戏班子两渡日韩、四下东南亚演出,我国中央电视台以及日本、英国等国家和香港、台湾等地区的多家电视台也慕名来到环江,邀请谭信慈的傩戏班子进行演出,并拍成专题片。2002年,以毛南傩戏“柳浪哩”为基调改编的毛南民歌在南宁国际民间艺术节上亮相,专家们惊诧:毛南族有这么好听的歌。同年,该县自编的《傩舞》在广西民间舞蹈大赛上连拿四项大奖。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壮族歌圩   
    壮族歌圩源于氏族部落时代的祭祀性歌舞活动,但进入社会发展后期,这种祭祀性活动逐渐演变成以民众间的交流为主,并且多着重于歌唱活动而淡化“舞”的色彩,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群体性的歌圩活动。 
    壮族最突出的风俗就是善歌,壮族的歌曲经过千百年历史,一代代传承下来,可以说是浩如烟海,吟唱千古而不缀。歌圩"是壮族群众在特定时间、地点举行的节日性聚会歌唱活动形式,壮语称为"圩欢"、"圩逢"、"笼峒"、"窝坡"等。歌圩在壮族地区有不同的称谓,但均有"坡地上聚会"、"坡场上会歌"或"欢乐的节日"的意思。它是壮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的,也是男女青年进行社交的场所。由于这种活动相互酬唱,彼此对歌,所以古人称之为"墩圩"。 
     歌圩活动的内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歌场交情,即倚歌择配。二是赛歌赏歌,有
盘歌、猜歌、对子歌、连故事和别具特色的抢歌、斗歌等。三是文体自娱歌圩,圩期伴有抛绣球抢花炮、斗蛋、博扇活动等,甚至还有壮剧师公戏采茶戏等文艺演出。
    歌圩以青年男女交情即倚歌择配和赛歌赏歌为核心内容。歌圩日,小伙子和姑娘们都穿节日盛装,男携礼物,女揣绣球,寻找别村的青年,三五或群,结队前往歌圩场地对唱
山歌。有的抬着刘三姐神像绕行歌圩一周,才开始对歌。有的则由姑娘们搭起五彩绣棚,待小伙子到来,边对歌、边审度对方人品、才华。有的是男女对列,姑娘向意中人抛出绣球,对方如果中意,就在绣球上绑上礼物,掷还女方。有些歌圩有碰蛋的习俗:小伙子用手上彩蛋碰姑娘手中彩蛋,姑娘如愿意和他做朋友,就露半边蛋让他碰;不愿,就整个握住。还有的是甲村向乙村送去彩球,相约还球时举行山歌比赛,如乙村输了,彩球不准送还,来年继续比赛,直到唱赢为止。
    通常由男青年主动先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有比较合适的对象,便唱"见面歌"和"邀请歌";得到女方答应,就唱"询问歌";彼此互相了解,便唱"爱慕歌"、"交情歌";分别时则唱"
送别歌",歌词随编随唱,比喻贴切,亲切感人。青年男女经过对歌后接触,建立一定感情,相约下次歌圩再会。
    歌圩所唱涉及到
天文地理、神话传说、岁时农事、社会生活、伦理道德、恋爱婚姻等各个方面,几乎无事不歌。
歌圩上,除对歌外,还兼有戏剧、曲艺、
体育等文化娱乐活动,还举行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如精彩的抛绣球,有趣的碰红蛋,热闹的放花炮,以及演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壮戏等。

\
 
 苗族系列坡会群
     融水苗族有个风俗:正月初一不吹芦笙不出门,初二可吹芦笙不可出村,而从初三到农历十七则是集体活动娱乐的时间,其间,各村寨的男女老少举家出动,四处赶坡。到了农历十八,则进入了生产阶段,各村寨的芦笙便封存起来直到秋收完毕。这种风俗使得融水苗族坡会大都集中在正月初三到十七这段时间,其间接连不断的坡会形成一条完整的坡会链,当地人根据坡会举办的日期排序命名,从"三坡"到"十七坡",这就是后来学者发现的融水苗族独特的坡会群形成的基础。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坡会”是融水县境内以苗族为主的各族人民禳灾祈福、鼓舞斗志、交流感情、集体聚会娱乐的盛大民间传统节日,一般在村外田边、山坡或河滩举行,兼具娱乐和交际功能。由于当地苗族耕种劳作从正月十八开始,而又有“正月初一不吹芦笙不出门,初二可吹芦笙不可出村”的习俗,因此各村寨集中在正月初三到十七这段时间进行欢庆,其间接连不断的坡会形成一条完整的坡会链。“坡会”期间,方圆数十里的男女老少穿上艳丽的民族服饰举家出动,四处赶坡。坡会的内容主要有吹芦笙,围圈跳踩堂舞,烧香鸣炮,禳灾祈福,简单区分就是祭祀、文艺汇演、以及趣味竞技,苗民自由穿插各种社交或商贸行为。

 \
  
 壮族铜鼓习俗
     壮族的族称,历代称谓有所不同。商周时称为"濮",壮人自称亦为"布",两者是同音异写;秦汉时期称为 西瓯骆越人;宋代称为"僮";1965年遵照 周恩来总理的倡议,将"僮"改为"壮",自此,僮族统一称为壮族。 
     铜鼓是我国南方古代濮、越人创造的一种打击乐器。迄今已有2700多年历史,以广西数量最多,分布量最广。广西西北部及其红水河流域是保留铜鼓文化最丰富的地区,至今还在使用铜鼓的民族主要有属壮侗语族的壮族、布依族、傣族、侗族、水族,属苗瑶语族的苗族、瑶族和属藏缅语族的彝族,这些少数民族素来有在节日庆典和喜丧祭祀等日子击打铜鼓来表示庆贺或悼念之情,这一风俗一直沿袭至今。壮族祖先创造的北流型、灵山型、冷水冲型铜鼓,被称为"铜鼓艺术高峰期代表"。铜鼓是广西壮族群众每年过三月三和春节等节日庆祝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习俗。2006年5月20日,壮族铜鼓习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午12点,数千名水族盛装的男女老少,有的吹芦笙、唢呐,有的骑马,有的挑着各种食品,从四面八方纷纷云集山垭口、松林脚下的公路旁边,临时搭起一排排五颜六色帐篷、遮阳伞,有的卖凉粉、水果,有的卖花线、小百货、民族商品等,形成节日商贸一条街,使往日岑寂的山野变得热闹非凡。会场中央草坪上,竖起两根木桩,中间横着一棵杉杆,杉杆上悬挂着12面铜鼓,鼓面中心有12芒,周围有龙、凤、青蛙等图案,云纹古朴,庄重威严,恍若出土文物,让围观者增添几分神秘感。
    中午,烈日当空,万里无云,12响礼炮鸣放后,隆重的庆典仪式开始了。一位身着土布长衫的水族寨老吹响牛角号,12面金鼓齐鸣,顷刻山摇地动,彩旗飞舞,一片欢腾。接着,寨老再次吹起号角,他走在队伍前面,后面跟着几十名芦笙手和银饰叮当、盛装打扮的妇女,大家踩着乐曲鼓点,环绕12面铜鼓走成一大圈,兴高采烈地跳起了水家拙朴豪放的铜鼓舞。我与几位外宾,也应邀加入了这支狂欢的队伍,跳了一圈又一圈,边跳边被水家姑娘敬酒,使我第一次领略了水家铜鼓节的风韵。

\
 
 瑶族服饰
    瑶族自古就是一个热爱生活、有着丰富审美情趣的民族。古代一直就有盘瓠后人“好五色斑衣”的说法,丰富多样、绚丽多姿的瑶族服饰分有头饰、胸饰、背被、腰饰、绑腿,还有精美的银饰佩挂(银簪、耳环、项圈、银锁、银牌、银珠、手镯……),喜欢红、黑、蓝、绿、白等颜色。在服饰中最为精美的部分莫过于锦绣,无论衣、褂、襟、裙、头帕还是腰带、挎包(锦袋),都刺绣有各种精美的图案。锦绣图案不仅有花、鸟、鱼、虫,还有生肖动物,日、月、星、云……有的还记载了本民族的历史、人物。锦绣、花边图案艳而不俗,繁而不乱,美丽天然,别具神韵。
    人类服装具体起源何时,恐怕难以准确考证,但是人类的童年从蒙昧时代进入早期文明,生存的环境和条件衍变了生活方式,劳动成了主要的生存手段和过程,人类又在实践中掌握了耕织技能,于是服装在人类生活的基本要素“衣、食、住、行”中排在了首位。劳动和生活的基本需求验证了服装最早源于使用功能。
    瑶族在风俗习惯方面一直保持本民族传统特点,尤其在男女衣着上更为明显。过去因其居住和服饰等方面的特点不同,曾有“过山瑶”、“红头瑶”、“大板瑶”、“平头瑶”、“蓝靛瑶”、“沙瑶”、“白头瑶”等自称和他称。瑶族人精于织染、刺绣,服饰亦多种多样。防城花头瑶女子穿对襟交领长衣,衣襟滚边,袖口镶饰布条。下着短裤、绑腿,用红穗缠头,顶一方挑绣几何纹头帕。看起来民族特色十足。大瑶山花兰瑶女子穿对襟交领式长衣,衣侧开衩,领襟、衣摆、袖子皆施以精美的红色绣饰,下着青布短裤、织锦绑腿、木屐,青布帕、白帕包头,颈尖佩带银圈等饰物。金平红头瑶女子穿青布对襟长衣,领襟有红色绣饰和一排银牌。腰系青布带,带端刺绣几何纹,下着刺绣精美的宽大花裤,其裤子堪称珍贵艺术精品。贵州狗瑶女子身着狗尾衫,其前襟长至衣下,两端精心缝制若狗尾,穿时两襟在胸前交叉,系结于腰后,“狗尾”自然垂下。这种服饰与瑶族崇拜“盘瓠”(犬)有关。史载盘瓠“其毛五彩”,“狗头人身”,南蛮及其后裔均模仿盘瓠的颜色和形状制作衣物,瑶族至今仍穿五色服及狗尾衫,以示不忘祖先。常见的瑶族男子服装有对襟、左大襟短衣或长衫,束腰带,裤子也有长裤和短裤之分,以兰色为主。较为特殊的是南丹白裤瑶男子的白色灯笼裤,其宽臀紧腿,造型奇特,。瑶族头饰极为丰富,白裤瑶男子长发梳辨盘于头顶;大排瑶男子蓄发挽髻,头包红布,插饰野鸡尾;蓝靛瑶男子喜戴编制精美的马尾帽。这样的民族传统服饰多为当地人自己制作,如果想请当地人做一套还要花上不少钱。

\


                                                                                                                                      (曹丽娇  陈容娟  文学杰)

友情链接:漓江阅美文化 | 中国作家网 | 中国文学网 京东网 当当网 卓越网 | 技术支持:创意时代 | 欢迎您!第50591位访客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 漓江出版社 版权所有网站备案编号:桂ICP备16001139号

省系统主体编号:91000013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