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乡土 >村落

百色市那坡县城厢镇达腊屯

2015-12-31      收藏

    达腊屯处于县城西南方约18公里处。是那坡县仅有的几个彝族自然村寨之一,76户人家,500多人。达腊人自称为“芒左”,直译为白彝,其节日盛装以白色为主。该村以鲜明的彝族文化特征入选“中国传统村落”。
    达腊科、黎、梁、王、颜、鲁、苏、黄、方、李10个姓氏,据说前四个姓氏最早来到达腊屯定居。但村人究竟是什么时候迁徙到这里的,已经难以考证,但彝族进入广西,则有学者认为是在三国时期和唐朝初期。据祭司梁廷支说,达腊彝族是从越南方向,也就是达腊屯的南边迁徙过来的,然后迁徙到目前达腊屯能望见的东边的山坡上居住,这些山在每天仪式祭祀四方山神的经文中都要提及。达腊人说那坡彝族最早迁徙到那坡时,住在目前县城附近的一个山洞,叫感驮岩,那里有比较宽广的水田,后来被驱赶到目前的地方。达腊妇女胸前都佩戴一块胸牌,上面刻的是两条鱼,表明他们原来住在有水的地方。
    达腊有七老制度。七老也叫七师,即村中选出来的有威望、妻儿健在、人品好的七个老人。七老中有两位是祭司,第一祭司叫腊摩,第二祭司叫司囊,其余五位称为五师或五老,相当于祭司候补人员,如果第一祭司或第二祭司去世,便由五师中的一位代替其职位。有很严肃的代替仪式。代替的时候要由四个人(舅舅1个、同族兄弟1个、姑爷1个、女婿1个)去云南广西交界的一个叫广西坳的地方,那里有一块岩石,有三个角,要在那里砍竹子回来做成象征性的剑后,顶替成功。
    达腊屯还有以怀祖、娱乐、竞技及歌舞展示为主题的四月跳弓节。该节流传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节日当天全村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由腊摩宣讲祖先的功绩,带领大家祭拜,随后是饮酒唱歌,众人打着铜鼓,吹着芦笙,围绕金竹丛,遵循传统的舞蹈步伐,由慢而快,由低潮到高潮,尽情欢庆。青年们则表演象征围猎、杀敌的“跳闸门”、“跨断桥”等舞蹈,表示缅怀先祖的英勇尚武精神和反抗民族压迫的胜利。天黑以后,青年男女则成群结队到各家轮流跳舞、祝福,甚至彻夜狂欢。

0

友情链接:漓江阅美文化 | 中国作家网 | 中国文学网 京东网 当当网 卓越网 | 技术支持:创意时代 | 欢迎您!第50591位访客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 漓江出版社 版权所有网站备案编号:桂ICP备16001139号

省系统主体编号:91000013950